手工皂的一大樂趣就是可以根據不同的油脂進行搭配而天然手工皂制作出具有不同效果、不同氣味、不同顏色的皂,然而油脂的種類眾多,性質也各不相同,往往給剛剛制皂的新人造成一定的麻煩,不知從何下手。今天就為皂友們介紹一些我的個人經驗,以供參考。
我們要選用油脂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
一、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成分,他的性質決定了油脂的性質
二、適肌性:即洗感,在手工皂的使用中與皮膚的貼合感和舒適程度。
三、硬度(INS值):硬度往往用INS值來判斷,此值越高,成皂越硬,反之余越軟(或者說,軟油用的越多INS值越低,反之越高。理想值應在160左右
四、發泡力:發泡的程度與油脂當中含有的脂肪酸的性質密切相關如月桂酸、蓖麻油酸等。
五、穩定性:穩定性的高低主要來源於硬脂酸和棕櫚酸含量多少天然手工皂,此兩種脂肪酸含量高,穩定性高,反之則穩定性差。
通過上面五個要素,可以比較客觀的預見到我們要做的肥皂的性質,可以幫助我們對油脂的性質進行了解,讓我們更理性的選擇油脂,下面我將從以上4個方面逐一介紹我的油脂的搭配經驗。
一、脂肪酸的概述
要了解手工皂油脂的搭配,就要先了解油脂的性質才好選擇適合的油脂用於制皂。我們都知道,油脂主要是由脂肪酸組成的,而脂肪酸的性質以及含量的多少決定著油脂的性質,所以要了解油脂,就先講一下脂肪酸。
脂肪酸根據碳鏈中碳原子間雙鍵的數目又可將脂肪酸分為單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雙鍵),多不飽和脂肪酸(含1個以上雙鍵)和飽和脂肪酸(不含雙鍵)三類。而碳原子間的雙鍵越多,飽和程度就越低。含有不飽和脂肪酸較多的油脂是我們通常叫做“軟油”(如大豆油、玉米油、小麥胚芽油等),這種油脂在常溫下多呈液體狀,而含有不含雙鍵的飽和脂肪酸的油脂,在常溫下多數呈固體(如 豬油、椰子油、棕櫚油等)。
下面我根據不同油脂當中所含有的脂肪酸的類型進行了大致分類:
1、單不飽和脂肪酸
單不飽和脂肪酸介於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多指油酸天然手工皂,只含有一個雙鍵,所以這種油脂做出來的肥皂感覺溫和,適肌性較好。所以我往往用含有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的這類油脂作為主要油脂,一般用量控制在:在50—60%。這類優質油脂包括:橄欖油、芥花油、甜杏仁油、荷荷巴油、山茶油、澳洲胡桃油、榛果油等。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油脂INS值相對並不是很高,油脂較軟,所以要考慮用一些硬油搭配(含有飽和脂肪酸多的油脂),代表配方就是我們熟知的馬賽皂 ,它使用72%橄欖油,搭配椰子油和棕櫚油,而這個配方由於橄欖油較多,適肌性較好,但是穩定性欠佳,所以很多皂書上又推出改良版的馬賽皂,橄欖油60%,椰子油25%,棕櫚油15%,這種搭配增加了硬度和起泡度,又不失橄欖油的細膩溫和的性質。
2、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往往指的是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含量較高的油脂,這類油脂含有多個雙鍵,不手工皂飽和程度更高,所以不容易保存,做成的肥皂容易產生酸敗,而且INS值相對很低,油脂很軟。但是這種油脂皮膚非常容易吸收,並且營養價值較高,所以我個人認為,這類油脂一般不適宜做肥皂用油,更適合用作乳霜當中。這類油脂包括:小麥胚芽油、月見草油、芝麻油、玫瑰果油、玉米油、大麻籽油、葡萄籽油、大豆油等。但是有些人喜歡這些皮膚容易吸收,而且營養價值高的油脂,要如何運用呢?我個人建議采用含有亞麻油酸和次亞麻油酸含量相對較低的油脂,用量最好控制在10%—15%。此類油脂的最佳配方比例是:小麥胚芽油(亞油酸含量58%)、玉米油(亞麻油酸51%) 葡萄籽油(亞麻油酸61%)、芝麻油(亞麻油酸41%)。
3、飽和脂肪酸
飽和脂肪酸含量多的油脂做出的肥皂往往硬度較好,不易軟化,其中含有硬脂酸、棕櫚酸、月桂酸、肉豆蔻酸較高。在使用中,這種油脂往往會遮蓋我們使用的主油的性質,並且由於飽和度較高,與前兩種不飽和脂肪酸相比,皮膚不手工皂推薦容手工皂禮盒易吸收,所以用這種用來控制硬度和不易軟化度,用量一般在30%以下。此類油脂包括:椰子油、棕櫚油、棕櫚核油、豬油、可可脂、乳木果油等,從而調節肥皂的發泡量。
- Oct 12 Thu 2017 09:46
手工皂油脂的搭配經驗談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